www.daodrm.cn http://www.daodrm.cn 科技日报昆明7月14日电 (记者赵汉斌)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昔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在云南罗平、泸西一带出露的、距今约2.44亿年的中三叠世安尼期海相地层中,发明了一种清道夫型新鳍鱼类化石,并定名为小巧漏卧鱼。国际著名动物学期刊《林奈动物学报》发表了这一结果。 漏卧鱼属名源于古代罗平及周边地域的“漏卧侯国”。在此前10年的分支体系学研究基础上,徐光辉以小巧漏卧鱼和其它相干新鳍鱼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辐鳍鱼亚纲的一个新目——漏卧鱼目。小巧漏卧鱼是此目最陈腐的属种,代表了已知最早的清道夫型基干新鳍鱼类。“它比在欧洲发明的同类还早了约400万年,更靠近漏卧鱼科鱼类的先人。”徐光辉告诉记者,漏卧鱼科的嫡亲是此前发明于南美及欧洲中、晚三叠世的伪比肯鱼科鱼类,两者组成漏卧鱼目。 “小巧漏卧鱼是一种特化的食腐性鱼类,它的头骨形态十分特别,颅顶骨骼险些愈合成一整块,前鳃盖骨下部前倾,上颌较短、后端膨大,下颌纤细,口缘前半部门具有异乎寻常的长而尖的牙齿。”徐光辉说,小巧漏卧鱼尺度体长仅3厘米左右,很不起眼,但代表了海洋生态体系中紧张的一环——它比微生物更快速地剖析包括大型海生爬行动物在内的遗骸,堪称海底“清洁工”,对海洋生态体系至关紧张;同时,它与已发明的其他罗平古生物群形成共生的关系。 得益于该地域富厚的三叠纪鱼化石质料,比年来徐光辉在新鳍鱼类的演化关系和分类研究上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此项新的研究,对相识三叠纪海洋生态体系食品网的营养结构,以及早期新鳍鱼类的演化、分类和生物地理均具有紧张意义。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赛维资讯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