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夜生活网 http://www.nanningyeshenghuo.com/jiuba/ 原标题:网传今冬“60年来最冷”、“大暴雪”频繁?气候专家辟谣来了! “今冬将现60年来最寒冷冬天、最严重降雪” “2008年以来的最冷一年” “这一切都与拉尼娜有关” 最近 多个小视频和夺人眼球关键词的帖子 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论坛等 广为流传 而且言之凿凿 看起来有画面,有“真相”,有“解读” 其实 这些不过是精心剪辑的谣言 由于国庆假期降温剧烈 这些谣言又带有极大的迷惑性 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破除“科学谣言”须靠科学知识 国庆长假期间的降温剧烈究竟是何原因?正在发展中的拉尼娜是幕后推手吗?拉尼娜的出现和维持会让今冬异常寒冷吗?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袁媛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国庆长假期间为何降温剧烈? 国庆假期 一股强冷空气席卷中东部地区 从内蒙古中西部经长江中游 一路贯穿我国南方地区 受其影响 东北、华北等地最低温度跌破冰点 河南、四川、甘肃 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 多个景区早早“解锁”冬景模式 10月4日,吉林长白山气温骤降,突然降雪,长白山景区发布通知,10月5日,景区全天关闭。 10月1-8日 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大部地区 气温已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 大家不由感叹 今年的冬天,似乎冷得有些早 有些网友表示 已经穿上了秋裤甚至棉裤 据统计,在10月3日至6日的冷空气过程中,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2℃,气温“一键刷新”。 多地的降雪是否登场过早?降温来得如此猛烈,正常吗? 实际上,10月上旬,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其中典型代表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气温降至冰点、出现降雪实属正常。在气候态上,我国北方地区9月中下旬就开始出现初霜冻,条件就是地面最低气温降至冰点。 如此说来,进入10月后,北方及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虽然气温较常年偏低,但这个季节也该到冷的时候了,突破冰点,出现初霜冻、降雪等,也属按期登场。 国庆长假期间突如其来的降温让人感受强烈,从而让谣言越传越广。谣言短片中还振振有词,说这一切都是拉尼娜引发的。 但实际上,此次降温过程是天气过程,主要是受到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这一天气现象与拉尼娜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解锁今冬气候绕不开的一个概念 ——拉尼娜 虽然拉尼娜与今年10月上旬的降温过程没有必然联系,但毫无疑问,要想解锁今冬气候如何,它将是最受瞩目的高频词之一。 拉尼娜状态是什么?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又意味着什么? 我们所说的拉尼娜状态(事件)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出现大范围偏冷,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 根据监测,今年8月份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秋季会继续维持拉尼娜状态,预计到今年冬季会达到峰值,也就是到今年冬季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的出现,常常与整体“更冷的冬天”连在一起。 2000年以来发生了5次拉尼娜事件,从5次拉尼娜事件的状况而言,冬季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2℃,部分地区偏低2℃以上。 气温冷暖由谁决定 今年会迎来一个偏冷的冬天吗?仅靠拉尼娜就能决定冬天的“偏冷”或“偏暖”吗? 一般而言,在多数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经向度可能加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 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其实不尽相同,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平均气温都偏低。而且,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变率,进而影响我国冬季的气候异常。 所以,今年冬天会偏冷还是偏暖,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判。 天气变化与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正因如此,天气气候领域的信息资讯在受到百姓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容易被谣言传播者钻了空子。 就如每年汛期,当有较强的降雨过程出现时,“大到雷达回波无法测量的上限”“六年来最大的冷涡暴雨”这样的字眼便会在网络上传播; 再如秋冬季一出现冷空气过程,《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1992年以来最寒冷冬季》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便来蹭一波热度。 不过,明眼人拿来一看就能发现,无论是东拼西凑的文字还是前后混剪的视频,都完全无法支撑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是否有科学依据?分析是否全面?谣言们当然一点也不关注。它们所图,不过流量和利益而已。 所以,公众如果想获取科学的天气气候资讯,要注重通过权威机构获取完整资讯。 今冬气候如何?国家气候中心是发布气候预测信息的唯一国家级业务单位,建议公众获取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权威科学预测意见。 今年我国冬季气候预测意见,国家气候中心将会在10月底正式发布。届时请关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微信公众号,获取第一手气候预测资讯。 来源: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玉 SN234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赛维资讯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