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游注册 在刚刚结束的住博会上,美好置业展示出了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智能化工厂、核心产品等“行业黑科技”。 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开展得如火如荼,相比之下,美好置业的业务数据有些“暗淡”。 前三季度,美好置业实现营收21.85亿元,同比增长19.38%;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滑288.07%。对于亏损,美好置业表示,由于对装配式建筑、现代农业等新业务板块处于投入期,增加了管理费用。 今年是美好置业转型装配式建筑的第三年,也是其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的第三年。2017-2019年,美好置业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0.54%、62.55%和73.12%。 新业务扩张 2014年,名流置业正式更名为美好置业。2017年,美好置业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控股了国内装配建筑专业施工企业——美好装配,之后不再将房地产业务作为主要投资板块,而是将重心转移到了装配式建筑上。 之后,美好置业不断加大对装配式业务的投入,2018年的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9.82%至3.97亿元。同年,位于武汉江夏和青岛即墨两个生产基地建成,但因缺乏相关经验,对业务在各地的发展速度和成本等情况了解不够,新业务开展得并不是很顺利。 2019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3.96%至6.5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7.06%至2591.74万元。这一年,美好置业首次公开了装配式建筑业务的业绩,当期实现签约额38.97亿元,营业收入2.67亿元,但营业成本却达2.7亿元。 美好置业表示,目前美好房屋智造目前已在全国布局13大生产基地,辐射周边100-200KM范围内的城市,实现生产线人员减少50%,生产效率提了升5倍。但在转型后,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目前并没有为美好置业带来足够的正面效益。因投资工厂建设支出增加,其投资现金流已连续四年录得负数。 2018-2019年,主要开展装配式建筑业务的美好装配分别实现净利润-1.97亿元和5.98亿元;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9亿元,同比增长13.6%,但净利润仍未转正,为-2.39亿元。 因规模受限,技术方面尚不成熟,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成本高于以现场浇筑为主的传统施工方式,对于这种新型建筑模式,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培养市场。 科技和创新是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所在。目前来说,美好置业的装配式业务仍在探索改进之中,对科技和创新有着强烈诉求。美好置业总裁、美好房屋智造董事长何飞曾表示,或将公司总部迁址深圳,他坦言:“美好置业的转型更多体现在创新上,包括技术研发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若要满足这样的特质,深圳的匹配度更高。” 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美好置业的起步并不算早。早在2003年,万科就建成了工厂化中心,以研究预制装配体系,2007年起向全国推广;新城控股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住宅产业的标准化,建立起了工业化集成模块化建筑体系;起步较晚的碧桂园,则研发了其自有的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实现全穿插施工,使得装配式住宅的成本比传统施工成本还低。 土储缩水 在转向装配式业务的同时,美好置业的房地产业务依然是其主要收入来源。2017-2019年,其房地产业务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8.67%、95.51%、83.97%。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务依然贡献了81.55%的营收。 作为一家起源于湖北的房企,武汉是美好置业的重仓地,疫情使得美好置业的施工和销售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因项目交付延后,美好置业今年第三季度的结算面积、结算收入相对较少,造成了报告期内的业绩亏损。今年第三季度,美好置业实现营收2.51亿元,同比下降72.75%;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381.87%;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降334.60%。据三季报,美好置业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31.35亿,而在手的货币资金仅有17.51亿元。 没有一家房企会放弃对规模的诉求,即使是以装配式建筑为主的美好置业。在近期的投资者活动上,其高层曾表示,公司2020年度经营计划新增土储70万方,上半年已完成16.61万方,此后又先后在无锡梁溪区崇安、武汉新洲问津、黄石西塞山区等获取多个地块。 但就房地产业务来说,美好置业的粮仓并不充裕。在2017至2019年间,美好置业仅新增土储33.1万平方米、35万平方米和44.11万平方米。土地储备从2016年的258.13万平米下滑至2019年的118.91万平米。截至上半年末,其总土储也仅有164.95万平方米。 转型业务尚未实现稳定盈利,房地产业务增长乏力,美好置业如何再添“美好”? (文章来源:乐居财经)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赛维资讯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