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赛维资讯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赛维资讯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赛维资讯网公众号

赛维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拉夫罗夫访华,中俄外交联合声明

2021-03-26 发布于 赛维资讯网
上海喜拓广告传媒 https://www.shxituo.com

  2021年3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来到中国桂林,与中国外长进行会晤,双方发表如下联合声明: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促使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进一步失衡,经济发展进程遭受冲击,全球性新威胁新挑战层出不穷,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呼吁国际社会搁置分歧,凝聚共识,加强协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地缘战略稳定,推动构建更加公正、民主、合理的多极化国际秩序。

  一、所有人权是普遍、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每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准和福利的基础,由此可促进享有所有人权。发展与实现各项人权和基本自由相辅相成。各国应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本国国情,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领域保护和践行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倡导和保护人权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事业,各国应同等重视、系统推进各类人权,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摒弃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和搞双重标准,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该领域对话,造福各国人民。

  二、民主是人类发展成就之一,其标志是以立法形式确保权力属于人民,即公民有权管理国家事务及合法行使权力。民主模式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应尊重主权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正当权利。以“推进民主”为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不可接受。

  三、国际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各国无一例外均应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我们重申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促进国际法的声明》,重申《联合国宪章》具有关键意义,其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促进国际法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事务的处理之道应基于公认的国际法原则,由国际社会共同制定、共同遵守。我们呼吁,世界大国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增强互信,带头维护国际法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国际政治动荡加剧的背景下,亟需召开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峰会,以便通过直接对话探讨全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途径,维护全球稳定。

  四、国际社会应坚持践行开放、平等、非意识形态化的多边主义原则,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威胁,努力维护多边体制的权威性,提高多边体制的有效性,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维护和平与战略稳定,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保障各国平等享有发展成果。同时,对话应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方式,国际社会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对抗。

  附:俄罗斯外交“悍将”拉夫罗夫

  2004年3月9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任命时年54岁的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为俄联邦外交部部长。时至今日,俄罗斯外交部部长再未易人。

  

  出生于1950年3月21日的拉夫罗夫,是土生土长的莫斯科人。中学毕业后即进入俄罗斯外交官的摇篮——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习。据悉,现任俄罗斯总理梅德维杰之子也在该学院学习。22岁的拉夫罗夫从外交学院毕业时已经熟练掌握了英语、法语和斯里兰卡的僧伽罗语。随后被派往斯里兰卡大使馆工作,4年后,26岁的拉夫罗夫回到莫斯科,继续在外交部工作。

  

  1981年至1988年,拉夫罗夫在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处工作,先后担任一秘、参赞、高级参赞。

  苏联解体后的第二年,1992年,时年42岁的拉夫罗夫出任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随后,其以俄联邦常驻联合国代表的身份在联合国工作9年。

  长期的外交实践证明,拉夫罗夫出色地完成了每一岗位的工作,其敬业精神及工作成就,为其赢得了同行的尊重,他成为外交界公认的优秀外交家。

  “霸气”

  拉夫罗夫在1972-1974年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同学包括国际罗斯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安德烈·布格洛夫、俄罗斯X5零售集团的顾问尤里·克巴拉杰、第一副外长安德烈·杰尼索夫等。

  

  拉夫罗夫是在美苏“冷战”时期成长起来的外交家,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在国际关系学习期间,他创作了国际关系学院校歌。校歌中这样写道:

  “学习,就是这样只争朝夕;

  喝酒,就是这样一干到底。

  不退缩,直奔目标;

  一腔热血,洒向世界;

  相信事业,相信美好。”

  

  忠于国家,为苏联的强国地位自豪,也使得拉夫罗夫在工作之中带有强烈的“霸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与西方国家又存在明显差距。大国解体的阵痛对拉夫罗夫造成的心理冲击,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

  才气

  拉夫罗夫堪称多才多艺,不仅会弹吉他,擅长唱歌,同时还会写诗。

  

  1994年,拉夫罗夫重返纽约,担任常驻联合国代表时,写下如下的诗句:莫小看这涓涓小溪,它恰是湍急河流的源头,

  它来自冰洁玉清的白雪圣泉,

  它从远山之巅昼夜飞流直下,

  男子汉们为之迷恋倾倒。

  据说,拉夫罗夫还擅长绘画,在联合国伊拉克战争辩论会上,拉夫罗夫为打发时间,拿出白纸涂鸦,画出了一幅幅精美小品。

  

  趣闻

  对安南说“不”

  拉夫罗夫啫烟如命,在联合国工作期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试图推行在联合国内禁烟。但遭到了拉夫罗夫的激烈反对,拉夫罗夫明确表示不会遵守这一规定,甚至说,这幢大楼属于联合国所有成员国,秘书长只是一个“雇来的管理者”。“秘书长尽可以管束他的手下人,但不能对驻联合国外交使团发号施令。”

  

  据说,拉夫罗夫真的随身带着烟灰缸,在禁烟区域吞云吐雾。一个老朋友说:“他总是一有机会就抽一根,这个习惯到什么时候都没变。”拉夫罗夫对安南说“不”一事在联合国广为流传。

  

  告警察

  1997年的一天,拉夫罗夫乘坐自己的轿车前往联合国总部出席安理会召开的重要会议。车行中途,警车封锁了拉夫罗夫的去路。当拉夫罗夫向警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以后,警察傲慢地说,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催促纽约的警务工作者。拉夫罗夫将此事告到了美国政府,美国国务卿不得不向拉夫罗夫表示歉意。

  

  模仿绝地武士

  2005年7月,东盟地区论坛在老挝万象召开,期间举行了俄罗斯传统的“白菜馅包子”晚会,晚会上拉夫罗夫模仿电影《星球大战》中绝地武士的角色,进行滑稽表演。

  

  媒体眼中的拉夫罗夫

  一位英国记者说,不管拉夫罗夫说什么语言,他一开口“你会觉得冷战还没有结束”。在拉夫罗夫眼里,“美国一直想整俄罗斯”。他将华盛顿在波兰和捷克建立反导系统的计划视为‘包围俄罗斯’。路透社在一篇报道中干脆称他为俄罗斯的“说不先生”。

  (拉夫罗夫对俄美关系的幽默比喻)

  普京的得力助手

  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工作期间,俄罗斯正从叶利钦时代向普京时代转变,外交上热点不断,从前南问题、中东问题、朝鲜半岛问题到反恐问题、阿富汗及伊拉克问题,不断考验着外交官的智慧。拉夫罗夫发表了许多措辞严厉的声明,坚定捍卫着俄罗斯的利益。2000年,南联盟的代表没有被允许参加安理会有关巴尔干问题的讨论,拉夫罗夫愤而离场,以示抗议。一位外交官告诉英国记者:“大家公认他是安理会里个性最强的外交官,他的思维敏捷,有丰富的知识,了解事情的发展,并且伶牙俐齿,很善于辩论。”另一位外交官说:“比起提出建设性方案来,他更善于攻击别人的立场———那正是他的力量所在。”还有人说他是“苏联风格的外交官”,“对西方强硬,对别人的倡议抱有戒心,对外交陷阱非常警惕,还对‘俄罗斯被绕开’高度敏感。”但是,在拉夫罗夫担任常驻联合国代表期间,各国对俄罗斯在联合国所提倡议的支持率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据说,普京不但欣赏拉夫罗夫的才干,也喜欢他的个性。13年来,俄罗斯外交的重任一直委以拉夫罗夫就是明证。

  上周推送文章描述到拉夫罗夫经常“说不”,并非仅出自个性。正如美国外交学会研究员杰弗里·曼科夫所说,“拉夫罗夫的任务主要是贯彻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理念”。他在担任外长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恢复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而这是普京的决策。

  拉夫罗夫不止一次地声明,在国际领域俄罗斯要致力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反对西方的双重标准以及将本国意志强加于别国的企图。这也正是普京的看法。在某种意义上,拉夫罗夫“说不”,人们听到的其实是普京的声音。

  

  作风强硬的“悍将”

  随着拉夫罗夫执掌外交部,俄罗斯外交风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路透社称,他“在某种程度上让俄罗斯重新回到了国际社会决策的中心”。冷战时期的苏联,曾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否决权。长期担任苏联外长的葛罗米柯,也有个外号“摇头先生”。但是,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4年,10多年间俄罗斯仅在1993年和1994年动用过两次否决权,都与前南问题有关。拉夫罗夫上任后,俄罗斯当年就在塞浦路斯统一公决问题上行使了否决权。这其中的象征意义不言自明。

  拉夫罗夫的强硬作风,越来越引起关注。2008年,英国每日电讯报载文称,拉夫罗夫有一次与时任英国外相米利班德通电话,不知为什么两人发生了口角,拉夫罗夫认为对方在教训自己,脱口而出说道:“你是谁呀,还他妈的来教训我?”拉夫罗夫究竟是否说了这样的粗口难以查证,但很多人相信这事情像是他干的,他就是这种个性的人。

  在叙利亚问题上,拉夫罗夫代表俄罗斯不断地与西方国家“唱反调”,反对以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这也让他“说不先生”的形象更加鲜明。在年初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他面对尖锐质疑毫不退让。有人问“为什么俄罗斯支持巴沙尔总统”,他说“我们既不是巴沙尔的朋友,也不是他的盟友”。对“俄罗斯向叙利亚政权提供武器”的指责,他的回答是“无论我们是否出售武器给叙利亚,都不会改变中东地区的均势”。路透社称,“拉夫罗夫是让西方国家感到绝望和挫折的根源”。叙利亚的反对派也很恼火,8月中旬,俄驻英大使馆多次遭到叙反对派的骚扰。

  拉夫罗夫也愿意解释俄罗斯“说不”的理由。他在美国媒体上发表文章称:“在目前阿拉伯国家剧变过程中,我们坚决反对暴力,尤其是针对平民使用暴力。”“相比其他大多数国家,俄罗斯更清楚革命的代价,我们深知,革命常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倒退,甚至是流血和苦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支持在中东和北非渐进、和平地推进期待已久的变化。”

  

  拉夫罗夫:应以外交手段化解对立来解决朝鲜问题

  针对当前朝核热点问题,2017年10月9,拉夫罗夫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通电话时指出,朝鲜半岛紧张情势升级是绝对令人无法接受的。同时强妙地将朝核问题的责任指向美国:“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升级是令人无法接受的,这是美国军事准备行动所导致的。”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赛维资讯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赛维资讯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赛维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赛维资讯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