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赚钱 骠骑兵 摘要:从各种新闻报道的照片、视频中,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当年的苏联到今天的俄罗斯,毛子都非常喜欢坐在步兵战车的车顶,这又是为什么? 从各种新闻报道的照片、视频中,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当年的苏联到今天的俄罗斯,毛子都非常喜欢坐在步兵战车的车顶,这又是为什么? 应该说,不只是俄军,几乎各个国家的军人都喜欢坐在步兵战车车顶。理由很充分,步兵战车跟坦克一样,不是开车时有视觉盲区,而是开车时在视觉盲区里有那么一点视界!一旦战斗发生,需要大家钻进去伴随坦克一起冲锋,那么肯定得钻进去,步兵战车的主要功能也就是这个。 但是在和平年代行军时,或者在战时的危险区域,有几个士兵坐在车顶,充当观察哨,这无疑是步兵战车很好的观察补充,虽然在战时,这是很危险的。实际上把步兵战车叫作冲锋车可能更合适一些,打仗是没办法,可是日常训练乘坐,步兵战车内部空间还是很狭小的,坐在里面肯定不会太舒适,许多人可能看看各种图片,也不觉得步兵战车空间特别狭窄,起码不会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但事实真就是无法忍受,士兵乘坐步兵战车,并不是像我们去挤公交或挤地铁,而是需要在全副武装状态下乘坐,步兵战车为了战时地形通过能力提升,避震结构相当刚性,这在平常道路上,颠簸震荡的程度别说普通人,新兵蛋子都得吐啊吐啊的经过好几个月才适应。 然后就是步兵战车,大功率的动力系统给车内空间带来的高温,还有噪音,在战时当然都不是问题,生命是第一位的,但在黑时期就全是问题。所以不是真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时乘坐,大家都宁可坐到车顶上去,按军队的习惯,轮到坐车顶的VIP位置,怕是还得叙叙资历,排排资格。这样乘坐在车顶,真正的危险是在战时,尤其是游击区,很容易成为靶子。但话分两头说,真到了游击区,现代战场环境下,也很难说车内车外哪个更危险。 【本号关联视频号“老周新观察”,可在站内搜索,同时全网各大视频平台同步推出,敬请加关注多支持】 在1979年,对越一战中,我军出动过六二式轻型坦克,但那是坦克还不是步兵战车,为保持步兵掩护和坦克视界,也让步兵上了车顶,有的战士为了不让自己坦克行进中被颠下来,用背包带把自己捆在车上,结果遇到袭击,还来不及解开就牺牲了,但是六二轻型坦克本身的损失也没有小到哪里去。步兵战车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自八十年代开始,美苏分别扶持代理人,热战不断,被扶持的势力还会突然就转换了立场,因此我们看到的各种游击战场,贫困落后如阿富汗、非洲,什么40火、RPG、毒刺……各种武器纷纷登场,上打武装直升机,下打步兵战车,好不热闹。 威力不怎么样的土制炸药一旦装上卡车,成为汽车炸弹。照样可以把美军大M主战坦克炸的七零八落。步兵战车防御力比悍马略微强一些,起码不会像悍马在索马里一样,被AK47扫的像漏勺,但是步兵战车防护标准也不过抵御重机枪三百米外扫射,这个重机枪指的是步兵用重机枪,换了航机、高机,这个防护标准甚至都达不到。 一旦在巷战环境中遇上近距离埋伏的步兵重机枪,同样好不到哪里去,比如俄军在格罗兹尼,一个机械化步兵团就跑出来十来个人,二十六辆坦克被击毁二十辆,一百二十辆步战被击毁一百零二辆……然而这些用鲜血买过单的俄军部队,第二次车臣战争,照样坐在步兵战车顶上开进格罗兹尼,虽然这方面俄军一贯心大,用他们举例可能说服力不够,可是第二次车臣战争,确实是很多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吃过亏的部队去打的,那么多血的教训里,似乎不包括坐在步兵战车车顶上,我个人猜想类似战场环境下,车里车外生存几率真说不上谁更安全,但是人类总有一种自己做主更安心些的错觉,那么坐步兵战车顶上,自己视野够宽反应够快,或者可以跑的更快?起码任何战场上,步兵战车这么个目标,都是比步兵优先的。 说到这里,大家想一想,谁没事不坐车内跑去坐车顶呢? 一来,坐车顶不安全,别说遇到袭击了,网上有视频,步兵战车过一个不算陡的障碍的时候,一颠簸,就掉下两个人,其中一个还被卷到了履带下面,肯定歇菜了。 二来,俄罗斯地处北部,即便是莫斯科,一年只有5个月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这种情况下,坐在车顶刺骨冷风吹上来,也是相当痛苦的,等于和受刑差不多。退一步说,到了夏天,冷风是没有了,但是热辣辣的大太阳暴晒,同样好不到哪去。 三来,这是非常危险的。傻子也知道,车顶没有装甲防护,一发40毫米榴弹打过来,就能炸飞坐在车顶的七八个人。一梭子子弹扫射过去,车顶上的人也同样不死就伤。 那么,俄军为什么还喜欢坐在车顶? 其实就是一个原因,车内太挤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到过苏制步兵战车的内部吗?但凡有机会进到苏制步兵战车内部的人,都会被内部空间的狭小逼仄留下深刻印象。以苏制BMP-1步兵战车为例,理论上可以容纳全副武器士兵8人,每侧4人,背靠背乘坐。 但关键在于,这个车内空间太小,像身高1米8的人乘坐,就得蜷缩起来,会感到到非常不舒服,人贴人,腿也伸不开,简直是在受罪。 而且苏制BMP-1的悬挂系统做的不好,行驶时候非常颠簸,据说普通人坐进去基本上都会呕吐。就算不怕颠簸,在这样一个狭小局促的空间,一坐几个小时一般人也是受不了的,所以坐在车顶就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了,还不是人人都有资格享受这车顶位置呢。 还有,不要被步兵战车薄薄的装甲防护所误导了,以为坐在里面会安全。其实坐在BMP-1步兵战车里并不安全。实战证明,BMP-1的侧面装甲,连7.62毫米机枪的近距离射击,都不见得能够挡得住。大家想想,这样的步兵战车还有什么防护性可言?另外,BMP-1步兵战车里面还存放大量弹药,一旦被火箭筒击中,大概率会发生殉爆。如果坐在车内,基本上是死路一条。而且,BMP-1步兵战车没有防地雷能力,一旦压到地雷就会被炸得四分五裂。根据地雷爆炸点来说,死亡率最高的就是车内履带附近的士兵,相反坐在车顶,生还的机会反而更大点。 所以,综合上述各种原因,就造成了苏军士兵不爱坐在步兵战车车内,宁可坐在车顶。 苏联是最早发明并大量装备步兵战车的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装备BMP-1步兵战车,随后是BMP-2步兵战车,到80年代苏联开始研制第三代步兵战车,将BMP步兵战车和BMD伞兵战车的设计理念合二为一,研制出一种发动机后置的BMP-3步兵战。不论是哪一款车型,都存在车内空间狭小的问题,这也是士兵们不愿意坐在车里而更愿意坐在车顶的根本原因。 西方国家的步兵战车相比之下,更注重人机工程和乘坐舒适性,情况要稍好点,但取决于步兵战车的体积就这么点,这个先天的限制,就不可能有多大的改观,所以,不单是俄军,其他国家的军人也一样,都喜欢坐在步兵战车车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赛维资讯网
2025-05-03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