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赚钱 即便是对于华为这种体量的公司来说,在产业链深度全球化的今天,被人为切断供应链也是一件难事。活下来,是后续实现再发展的唯一条件。 文/陈潇潇 华为手机业务正面临亘古未有的煎熬。自本年年初,美国提高技能禁令尺度比例至15%后,制裁一再升级,终极令华为手机越来越走向芯片断供的局面。 8月7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的演讲中确认,由于中芯国际、台积电、三星等几大晶圆厂商都无法为华为代工芯片,9月15日之后,华为麒麟高端芯片将就此绝版。 余承东还透露,自从客岁遭遇美国制裁,华为手机出货量已比预期减少了6000万台。不外,华为仍然在本年第二季度逾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一的手机公司。据第三方机构IDC数据显示,本年二季度,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到达了5580万部,凌驾了三星。 由于芯片供应问题,华为手机本年出货量将低于客岁整年的2.4亿台。一位华为焦点供应商对《财经》记者表示,8月上旬华为自动下调了下半年旗舰机型Mate 40的订单。 为了自救,现阶段华为一方面调解订单,另一方面探求替换方案。目前来看,联发科可能是华为的一个紧张备选。 华为手机的某焦点元器件供应商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在本年6月尾,联发科应该就已经跟华为告竣了某种水平的互助。其时,该供应商完成了针对联发科芯片的相干适配。据相识,华为向联发科采购的芯片可能到达上亿颗,联发科已下单给台积电生产,目前下半年的排期已定。 根据美国目前公布的禁令细则,虽然麒麟芯片再难生产,但暂不影响第三方芯片设计企业向华为提供尺度产物。短期内华为依然可以通过购置第三方设计方案得到芯片。只要是购置芯片尺度品,都不受限定。因此联发科这类的芯片设计商可以向华为提供芯片。 另据《财经》记者相识,彻底被限定后,华为高端旗舰手机是否完全搭载联发科的芯片还不确定。高通可能也将得到少部门订单。一位知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本年7月中旬,华为已经在与高通接洽,将有靠近20%的订单下给高通。但项目目前还未起跑。 近日高通Q2财报会宣布与华为达发展期授权允许协议,如果高通终极希望向华为供货,需要向美国政府申请允许。截至目前,联发科及高通皆未对此向《财经》记者做出回应。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产业人士分析认为,手机焦点元器件的产业链早已分散,美国不可能完全在华为手机这块卡死华为。对于华为来说,短期华为手机业务会受影响,但华为应对危急的能力强,经验富厚,产业链招呼能力也强,系列的预判和提前结构,这会让华为的处境最大化处于可控状态。 但从久远来看,如果美国的限定步步升级,华为可能必不可免要重新做起,用自主国产化技能和产业链来承载其未来发展。 谁在替换名单上? 芯片是手机算力的焦点,也是创新环节的基础。要想提升手机的整体竞争力,芯片的面积、成本以及功耗都至关紧张。历数全球前三大手机厂商三星、华为和苹果,无一破例都具备自己的芯片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旗舰机险些都搭载麒麟芯片的缘故原由。已往几年,在基带、射频等要害环节,华为大量接纳海思自研芯片技能,在高端市场高歌猛进。 第三方分析机构GfK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市场内大于4000元的高端机型价位段,华为手机市占率从2016年2%增长至2019年的20%以上,挖走了苹果不少份额。 高端旗舰机对于一个手机品牌来说至关紧张。它向来是一家手机公司设计和技能水平的集中体现,其市场招呼力将直接影响总销量和整体品牌形象,并为手机公司带来焦点利润。 如果根据原有计划,本年下半年公布的华为高端旗舰机型Mate 40系列将搭载5nm制程的麒麟芯片1020。与绝大多数麒麟芯片一样,麒麟1020是交由台积电代工生产。除三星外,后者在7nm及5nm等先进制程上的职位至今难以取代。 如果华为找不到可以替换台积电,又可绕开美国制裁法案的芯片代工场,9月14日台积电不再向华为出货芯片后,不仅麒麟1020无法量产,麒麟990 5G、麒麟985、麒麟820等在内的其他中高端芯片都将暂时断供,进而直接影响华为手机的整体销量体现。这也是台积电宣布不再为华为芯片代工后引发遍及存眷的紧张缘故原由。 为了制止断芯,本年5月华为曾向台积电订购了大量的7nm及5nm制程的芯片,作为备货。 但也只能解燃眉之急。业内普遍预计,这批订单量级凌驾万万,只够支持Mate 40三到六个月左右的出货量。 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接下来的芯片生产问题。根据目前的禁令条例,虽然麒麟芯片再难生产,但暂不影响第三方芯片设计企业向华为提供尺度产物。短期内华为依然可以通过购置第三方设计方案,得到芯片。 本年年初,美国连续打压下,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在年报相同会上表示,华为能从三星、联发科、展讯购置芯片。 在目前的第三方芯片方案商中,高通、三星均可以到达5nm制程的工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吴军宁认为,与华为相比,在7nm、甚至更小的5nm芯片制程上,三星及高通具备相当的能力。别的,联发科比年来一直在高端芯片发力,也已推出5G的5nm制程芯片。 也就是说,短期内华为并不是没有替换方案。前述华为供应商对《财经》记者表示,华为目前购置的是联发科的尺度品,从高端,中端到低端都有。到了来岁,大部门华为手机都将搭载联发科的芯片。“但是详细产物如何调配,怎么推,现在没有确定。” 事实上,不仅仅是华为,多年来顶级手机公司一直试图实现多元化芯片结构,转移产物风险。截至目前,华为已有7款接纳联发科4G曦力芯片和5G天玑芯片的手机。联发科预计,由于出货量极速增长,三季度公司营收将达27.7至27.9亿美元,环比增长22%到30%。 除了芯片,已往一年内,美国还试图通过其他焦点元器件钳制华为。摄像头就是其中之一。台湾大立光是华为的高端摄像头镜片供应商,本年初美国将技能含量要求提高至15%后,也在禁令之列。 不外,这个领域目前转圜的空间还比力大。一位大立光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由于镜片是出货给海内模组厂,通过修改一些互助协议,目前还没有影响到出货。且针对相干焦点元器件,华为客岁起就已大量备货。 更紧张的是,这些元器件焦点技能并不仅仅掌握在美国手中,华为已经在与日本的玉晶光等其他日系供应商接洽。截至目前,这些元器件的供应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多位供应链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由于华为提前做出了这些相干的调解和存案,只要消费端对华为手机有连续需求,华为手机业务短期内不会有太大颠簸。 也就是说,在手机焦点元器件的产业链已经相对分散的现状下,美国公司无法控制整个产业链,短期内光靠美国也封杀不了华为。 “倒退10年,那时候焦点技能主要还在美国,美日韩台是一体的,以是要控制起来非常的容易。”一位资深产业观察家对《财经》记者表示。 但现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域已有不可替换的技能,好比手机里用得许多的电容,最好的技能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域,不受美国控制。除非是日韩台三家联合,才有可能完全的控制住华为。前述大立光人士认为,华为是大客户,大部门供应商并不希望失去它。 长期抗战的焦点? 解决了短期供应问题后,华为手性能否在没有自研芯片的基础上继续高歌猛进,还很难说。手机行业已经到了拼焦点技能实力的阶段,厂商在芯片上的壁垒有多高,决定了能占据几多先机和上风。包括小米、OPPO、vivo在内的全部手机巨头都在加码芯片端的研发。 产业链人士的共鸣是,与联发科互助有利有弊,利是能解燃眉之急,弊是联发科在芯片领域的技能能力并不强,如果只能购置尺度品,华为可能丧失一部门在未来旗舰产物上的竞争力。 这也是华为并没有放弃自研芯片的缘故原由。一位通讯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华为正计划做一条自己的芯片制造产线。近期,也屡传华为招聘光刻机专业人士,这是突破半导体制造焦点装备的要害。正由于焦点装备带有美国技能,才使得台积电、中芯国际无法为华为代工。 这意味着华为已经做好了“重新开始”自己生产芯片的全面准备。一位靠近政府的人士向《财经》记者评价,华为有人、有组织能力,有基础,另有现金流,加上国度的支持,这件事并不是做不成,只是时间问题。 多位业内人士认同这个说法,有人认为,芯片制造领域,华为并不是没有时机,但这个历程可能漫长而艰巨。 “芯片制造非常庞大,从质料、技能、工艺到流程,都需要时间的积累,短时间之内很难。”这也是为什么,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可以或许到达5nm制程的,只有三星和台积电两家。 中芯国际(00981,SEHK)等中国芯片制造厂商,被公认是未来华为强盛互助同伴。但这些公司在高端芯片制造上的技能和工艺能力另有很大的差距。 芯片之外,已往一两年,出于供应链宁静的思量,华为实在一直在多元化自己的元器件供应商。在一些焦点元器件上,接纳国产替换的趋势已非常明显,且还在增强。 比方摄像头,已往大立光一直是华为高端摄像头镜片的独家供应商。但本年旗舰机P40摄像头供应链上,已有海内供应商打入华为体系。 同时,华为还不停在摄像头领域引入新的国产供应商,以巩固供应链。欧菲光曾是华为前置摄像头模组的主供,现在另一家海内模组厂也加入了主供行列。 不外,虽然这些海内供应商发展迅猛,但许多焦点技能依然来自韩国、中国台湾地域。跟芯片一样,光学镜头不是只靠资本和市场,要靠时间和技能积累。 在这个过渡时期,转向那些更容易被国产替换的领域将是华为的紧张突破口。华为的南泥湾计划隐隐浮出水面。这个取名自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计划,本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南泥湾开展的大范围生产活动,其目的在于实现生产自给,坚持长期抗战。 一位资深通讯人士认为,南泥湾计划的实质是多生产那些自己可控,不易被美国卡脖的产物,好比智慧屏以及条记本。这也切合华为提出的8+1生态战略。 固然,这也不容易。尤其是条记本电脑,目前来看,相对于智慧屏来说,要实现全部国产化依然有相当的难度。 在美国禁令下,英特尔已向华为断供条记本电脑的CPU芯片。虽然华为可以使用自己的鲲鹏芯片,但声卡、显卡、以及各种拥有专利壁垒的软件,看起来将是华为要解决的问题。 从更久远的领域看,纵然硬件可以或许生产,软件生态的建构也需要时日。这也不是华为一家企业将要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国产操作体系以及国产化软件产业的未来挑战。 在产业链全球化的科技产业,对一家公司人为切断供应链,就好比对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切断生存来源,即便是对于华为如许体量的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需要一定反应时间、应对历程的难题。活下来,是后续实现再发展的唯一条件。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赛维资讯网
2025-05-03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