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赛维资讯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赛维资讯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赛维资讯网公众号

赛维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施工图”出炉!江苏打造城乡融合“样本”

2021-04-01 发布于 赛维资讯网

  城乡融合该如何发展?江苏划出了6361平方公里的“试验田”。

  近日,江苏公布《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试验区建设框架全面展开,各类试点任务深入实施,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到2025年,试验区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五大任务打造“样本”

  资料显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南京都市圈范围,包括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无锡市宜兴市,常州市金坛区、溧阳市,国土面积6361平方公里,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018亿元,常住人口35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96%,已具备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

  试验区具体要做哪些事?

  《方案》明确了“成员”承担的5项试点任务: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

  “针对城乡融合在试验区扎实推进,以及江苏城乡融合的政策方向、制度创新等,五项具体举措给出了较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示范区的建设,江苏开了个好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陈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依托现有的优势基础,江苏城乡协调程度较高,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加上乡村发展基础较好,更有能力探索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土地空间以及要素流动的活力。

  胡小武进一步指出,当前,加快落实具体细则是最为关键和紧迫的工作,“要让每一条细则都转化为行动计划,并能具体地列出每个行动计划的时间表”,真正做到落地生根,形成有益的示范样本,为推动全江苏乃至全国的城乡融合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

  如何种好“试验田”

  那么,该如何种好“试验田”,赋能乡村振兴呢?

  在陈雯看来,首先,科学技术下乡,“技术是对乡村发展最大的支持。此次五项举措中提到的乡村技术导入,应该能带来新动力”。

  “其次,城乡产业协同,更重要的是城乡互为市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振兴,要把乡村的产品推销出去,打通乡村和城市市场。”陈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产业的协同联动,并不是与城市的产业形成转移等,更多是形成和城市产业的分工,进而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

  陈雯进一步分析称,通过城乡融合更好地实现城乡分工,能够让资源更好地在城乡之间进行配置,要素流动更顺畅,城乡经济和人员来往更为密切和活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胡小武认为,五项举措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的维度上有更明显的侧重,不管是农地入市,科技成果入乡,还是农民增收,实际上都是从产业兴旺最终传递到生活富裕。

  “在探索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无论是政策层面的规范和约束机制,还是价值的转化和实现机制,全国各地一直未进行明确。”胡小武进一步分析称,通过操作细则明确可操作性的路径,从土地入市的资产转化,到产业导入和生态价值的转化,再到科技成果入乡,可为乡村振兴带来直接的产业增收,拉动就业,进一步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胡小武说,“从产业协同导入看,江苏,特别是宁常锡地区,民营经济一直很发达,无论工业化还是农业产业化,该片区在全国均走在前列,若有更多政策导入和优化,未来会走得更好。这也意味着,农民可持续增收机制,更容易达成实现。”

  堵点仍待突破

  城乡融合发展的“路线图”已经绘就,但正如宜兴市发展改革委人士所言,“新型城乡关系的顶层设计已经清晰,但各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阶段不一样,所以在冲刺任务时,如何避免‘一刀切’是道考题,将考验试验区如何既全面对标对表国家部署要求,又紧扣区域发展特色,完成五项任务。”

  “痛点、堵点依然存在。”胡小武说,首先是农地入市,国务院层面虽已提出好多年,但在实际操作中,该如何创新、解读,制定具体的实现路径,值得深思,尤其是如何在体制机制上打破惯性思维。

  “同时,科技成果下乡如何嫁接更多宅地股权化,以及如何建立公开透明的技术授权和技术转让费用评价定价机制,也是‘堵点’所在。疏通好相关堵点,推动技术下乡才能更容易,实行也才能更畅通。”胡小武进一步表示,“此外,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也存在堵点。例如,如何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将有地理标志或原产地保护的农产品价值,以定价的方式实现转换;如何更好地构建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也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陈雯认为,当下,大家谈城乡协调发展,更多还是停留在城乡之间的资源协同,“如何从城乡平等去看待城乡之间分工,需要从思维上进行转变”。

  “当前大家考虑的,更多是把农村的土地资源、宅基地利用起来,集体建设用地卖出去,为城市建设增加更多用地,让城里人享受这些土地资源。”陈雯说,地方政府可能更希望在土地资源上得到更多配置,但提高土地效率的前提是遵循保护耕地、保护生态。未来,要站在城乡平等的角度,从承载乡村的角度,为城乡协调发展作出更多体制机制创新。

  陈雯还提到了管理层面的堵点,“目前,城和乡的管理存在分支,如何打通,实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需要考虑。”

  “目前,仍有三大‘堵点’亟需疏通。”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顾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亟需打通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堵点。其次,亟需打通城乡人口流动堵点。第三,亟需打通基本公共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堵点。

  “推动江苏城乡融合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有效的组织保障。” 顾江说。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公司网站设计制作 https://www.zsxxfx.com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赛维资讯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赛维资讯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赛维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赛维资讯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