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赛维资讯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赛维资讯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赛维资讯网公众号

赛维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逼王思聪“吃翔”的充电宝估值34亿美元,老板套现准备跑路了

2021-04-06 发布于 赛维资讯网
欧洲杯直播

  【海底商业奇谈】系网易新闻网易号与【海底青年】联合出品,内容独家发布在网易号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这是王思聪四年前说过的狠话。可现实却是,“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即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估值逼近34亿美元。

  不知道看衰共享充电宝业务的王思聪现在有没有后悔,但怪兽充电宝的创始人蔡光渊看起来确实后悔了。

  在公开的招股书上,投资者们发现,蔡老板的股份仅剩微不足道的6.6%,早早地摆好了套现离场的架势。

  01

  对于中国共享经济元年的准确时间,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的看法。但2016年,共享经济的先驱Uber却在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不足三年时离开了舞台。

  Uber于2016年11月27日结束了跟滴滴烧钱比拼的战斗,全面停止在中国提供服务,尴尬地退出了中国市场。而时任Uber上海总经理及Uber中国营销总监的蔡光渊也尴尬地暂停了手中的工作。

  80后的蔡光渊在此之前拥有着营销从业者羡慕的光鲜履历。

  2005年,蔡光渊从上海外国语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加入了日用快消品巨头企业联合利华。在联合利华埋头奋斗了7年,一路做到了全球品牌发展经理的岗位。

  紧接着又在特步担任了两年品类总监和营销副总裁。2014年任职新元素快速消费品业务部门营销总监。2016年6月,蔡光渊加入Uber,没想到Uber却在半年后退出了中国市场。

  Uber走了,共享经济却留在中国大地上,点燃了创业者们的梦想。

  201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失业后的蔡光渊在静安寺附近办完事,掏出手机想要叫个滴滴回家,但手机已经没电关机了。身上没装现金的他,只能硬着头皮找附近的商家帮忙给手机充电。

  每一家都拒绝了他的请求,不是没有充电器,就是“不方便”。直到走到第六家,一个美妆柜台店员帮他充了5%的电后才得以回家。

  在寒冷的夜里,刚刚失去工作的高管又遭遇接连的拒绝,无法回家的急迫感催生出蔡光渊对于充电宝的无限渴求和文思如泉涌的创业思路。

  “十四亿人口的国家,七亿手机用户,至少百分之六十的人出门不带充电宝、充电线,至少百分之七十的人和我一样会面临手机没电的窘境。那些习惯了使用手机支付却因为手机没电陷入困境的人,就是我创业项目的目标用户。”

  想到这里,蔡光渊兴奋得睡不着觉,当晚就在家开始起草商业计划书。他给自己未来的这个创业项目起名叫怪兽充电。

  好的创业项目一定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2017年初,蔡光渊凭借共享充电宝的宏伟蓝图,打动了正在美团众包事业部担任总经理的徐培峰。徐培峰加入怪兽充电担任首席运营官。和徐培峰一块立志美团加入怪兽的,还有时任美团果小美无人货架的总经理殷志华。

  尽管殷志华是美团老板王兴的表弟,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离开美团,成为了蔡光渊共享充电宝事业的追随者。

  2017年5月,挚享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长宁正式成立。宣布成立之前的4月份,蔡光渊就已经拿到了小米公司、顺为资本以及紫米科技、高瓴资本等公司的天使轮投资。在项目全面启动的董事会上,蔡光渊难掩兴奋之情,眼含热泪地向追随者们表示:“创业是一条艰难但值得坚持的道路,感恩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希望能一起走到成功那天。”

  这时的市场上,已经有多家充电宝已经开始攻城掠地。相比小电、街电、来电,怪兽是进入最晚的一个,但却刚好赶上了信用免押金的逻辑在用户中顺利跑通的契机。

  投资者小米的生态链企业紫米科技就是做充电宝起家,故事的开头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怪兽开局就领先了一大步。

  天时、地利、人和,怪兽问世就在平均年龄35岁的高管团队带领下冲向了行业前四的高位,形成“三电一兽”的市场格局。

  成立后的8个月内,大部分盲目入局者现金流断裂、押金模式被消费者诟病等问题集中爆发,乐电、泡泡充电、小宝充电、放电科技、河马充电等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纷纷倒下。而怪兽充电凭借和支付宝合作信用免押,以及应用场景占领数量的优势,迅速完成了天使轮、A轮和B轮3次融资。总融资额在2亿元以上,充足的弹药成为熬过共享充电宝倒闭潮的保证。

  怪兽充电创始人兼CEO蔡光渊在公开演讲中说:“我相信两年之后,如果我们仍然在这个行业拼搏,英雄就会跑出来”。

  这时的怪兽充电不仅盈利模式已经清晰,而且野心十足,一切目标都指向了上市融资。但在这之前,蔡光渊只需要再做一件事,就是再多拉一些投资,储备更多的弹药。

  2019年4月,怪兽充电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同年12月,怪兽充电又获得了C轮5亿元融资。

  2020年12月,怪兽充电获得了阿里、CMC领投、凯雷、高瓴、软银亚洲跟投的超2亿美元D轮融资,蔡光渊已经在质疑声和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如果不是冯一名和尹思成的一纸诉状,这段激励人心的创业故事将会被很多人拿来当做案头的范本。

  02

  “金额不大,但性质极为恶劣。”

  这是原子创投的冯一名对蔡光渊的评价。在冯一名的描述中,蔡光渊不仅违背承诺拒绝兑现给天使投资人冯一名和尹思成3%的股份,而且连蔡光渊的创业故事也是编造的。

  在冯一名提供的聊天截图中,怪兽充电的创业故事有着完全不同的角度。

  2017年2月16日,小电、街电、来电,三家充电宝企业已经在商场、洗浴、酒吧疯狂圈地扩张。原子创投的冯一名觉得这个项目还有进入的潜力,于是和朋友Winston商量寻找合适的创业团队,对其进行投资。

  Winston负责想办法找“三电”的人打听他们面临的困难,而冯一名则积极寻觅合适的创业团队。兜兜转转一圈后,冯一名跟Winston说:“我感觉咱们得自己组个团队了。”

  于是第二天,冯一名找到了当时还在美团的殷志华,希望能够与之合作共享充电宝项目。殷志华热情的向冯一名分析了自己对其他几家竞争对手在经营和人事上的安排。并且分析道:“他们的那几个高管战斗力不行,CEO水平很差的。”

  冯一名更加确信这个行业还有机会,但殷志华还不愿意离开美团,于是介绍了自己的手下徐培峰做公司CEO,说:“你找找人,我可以当股东”。

  于是冯一鸣迅速组建了名为“开战!共享充电Go”微信群,初始成员包括冯一名、尹思成、Winston、殷志华和徐培峰。

  几个人在微信群里深入探讨了ofo和摩拜在融资方面的得失,并且交换了手里的人脉和投资机构资源,在一群创业者的努力下,怪兽充电已经初见雏形。

  2017年3月2日,冯一名邀请不停寻找投资人,投递创业方案的蔡光渊加入共享充电宝项目。蔡光渊的失业状态,让急于上马充电宝项目的冯一名对他有了更多的期待。因为当时徐培峰还未决定正式参与,冯一名便将蔡光渊安排为CEO,同时蔡光渊把伙伴张耀榆一同带入。

  与此同时,冯一名还托深圳的朋友找到了街电的代工厂。并且想办法买了一台设备出来准备自己重写程序拿给怪兽充电用。这也是为什么日后怪兽和街电经历了数场知识产权纠纷诉讼的原因。

  怪兽充电的初创团队凑齐了,一切准备就绪。

  在这之后,冯一名积极张罗给蔡光渊介绍投资机构。美国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DCM董事合伙人曾振宇,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李潇与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冯晓娜。这些投资机构的加入,为怪兽铺平了扩张的道路。

  在筹备的过程中,冯一名还亲手帮蔡光渊修改商业计划书,为了让这个项目能够成功,冯一名比CEO蔡光渊还要努力。

  可是蔡光渊不这么想。3月31日,A轮融资已经谈妥,蔡光渊想要分家了。

  他在群里发消息说:“在地铁上思绪万千,共同奋斗的场景历历在目,但是因为工作方式的原因我们没能继续合作,让我很是沮丧。希望可以借着给两位一共3%的股份来表示知遇之恩。”

  面对翅膀硬了想要单干的蔡光渊,冯一名表达了遗憾和祝福。并且继续帮助怪兽充电项目联系硬件开发、考察供应链以及项目优化问题。

  可是直到怪兽充电即将在美国上市,冯一鸣都没等来承诺的那3%。在得知蔡光渊手上仅剩6.6%的股份后,冯一名感觉上当受骗,于是一纸诉状,将蔡光渊和自己的纠纷推向了公众视野。

  03

  在即将上市前夕,怪兽也遇到了互联网模式跑马圈地后的无法避免的归宿:以概念换取融资,烧融资抢占市场,市场增长遇到瓶颈,涨价收割韭菜。

  被媒体大肆报道的日租金达到99元的怪兽充电,引起用户的强烈反感。但不涨价,共享充电宝就无法实现盈利。

  共享充电宝作为一门“共享”的生意,核心要素是以量换价,那么“铺点”就是唯一的战术,公开的秘诀在于铺设点位的密度。

  “手机没电”确实让人焦虑,但充电焦虑的最核心场景就是商场。

  而在“手机没电”这一偶然而又急迫的情况出现后,消费者将呈现出更高的流动性,找到充电宝前处于寻找状态,找到之后又不希望原地充电,不然跟充电桩没有区别。

  因此,密度决定一切。

  点位铺设过少,无法精准捕捉偶然性,也会增加归还成本,从而降低使用意愿,甚至出现“无宝可用”的情况。

  而密集铺点,则会牵制成本,充电柜机和移动充电宝都是重资产,地推模式也增加了人力成本。

  王思聪都能看穿的“成不了”的生意,蔡光渊当然也懂。于是最好的离场时机就是放出风声,在上市前夕悄悄出让股份。

  一个对自己企业都没有信心的CEO,将会对投资者做出一个错误的示范,从而放弃对其股票的追捧。这些,蔡光渊可能根本不在乎,反正已经套现离场。而机构们可能也不在乎,只要能顺利上市,就有股民来接盘。

  但是冯一名在乎。他说:怪兽充电经历多轮融资后,按照现在估值计算,想要追回的3%股份价值仅为2000余万元。比起在中美两地打官司,很可能还不够支付律师费。

  但即使如此,冯一名仍然决定要坚持维权。他要捍卫创投界的“诚信问题”:“让坏人做坏事的成本更高”。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 赛维资讯网
    1970-01-01
赛维资讯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赛维资讯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赛维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赛维资讯网 X1.0@ 2015-2020